政 府 工 作 报 告
- 来源:汝南县人大 发布时间:2022-04-19
——2022年4月19日在汝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
第一次会议上
汝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杜娟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。
一、本届政府工作回顾
过去五年,是汝南应对重大挑战、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,也是汝南抢抓重大机遇、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。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,积极应对大灾大疫,主动投身大战大考,坚定不移推动发展,用心用情改善民生,“十三五”圆满收官,“十四五”开局良好,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好答卷,迈上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。
——这五年,综合实力显著提升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职责,以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务。规模总量持续提升,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.1亿元,较2016年增长52.7%,年均增长6.9%;人均GDP达到45260元,较2016年增长67.9%;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.4∶41.1∶35.5,二三产业比重较2016年末提高3个百分点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.7亿元,较2016年增长86.9%,年均增长14.1%;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.2%。
——这五年,产业支撑更加坚实。工业经济持续壮大。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7家;新能源电动车整车生产企业14家、配套企业17家,形成了上下游完备的新能源电动车全产业链条,成为全省标准最高、资质最全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制造基地;皮革加工及制品企业34家、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、节能环保企业6家;培育省级绿色工厂2家、省级智能工厂1家、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2家、节能减排示范企业4家。现代农业持续增效。新增高标准农田17.6万亩,粮食产量稳定在17亿斤左右,连续保持全国产粮大县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、全国蔬菜生产大县称号,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,被命名为“中国渔都”;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28个;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100家,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5家,市级以上产业化集群6家。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。天中山文化园成功创建AAA级景区,“水上环游汝南城”旅游线路开通,接待游客人数、旅游综合收入较2016年末分别增长16.5%、36.4%;普惠金融服务站462个,实现无银行网点的行政村全覆盖;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,“快递进村”覆盖率100%;存贷款余额连年提升,分别达到324.54亿元、136.2亿元。
——这五年,脱贫攻坚全面胜利。坚持“六个精准”,实施“五个一批”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6.5亿元,实施扶贫项目1851个,建成乡村车间75个、光伏电站100座,拆除、改造农村危房6731户,全县农村危房基本消除;资助贫困学生207050人次,补偿贫困人口住院患者87015人次,兜底保障低收入和特困对象20347人,22283户7789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、1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。脱贫成果有效巩固。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强化动态监测和帮扶,消除返贫致贫风险569户1857人。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网提档升级,行政村通水泥路、通客车率100%,农村安全饮水、行政村光纤宽带实现全覆盖,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。
——这五年,城乡统筹协调发展。坚持城乡协同并进,抬高全域发展底板。城市功能更加完善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完成,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体系基本形成,“三区三线”划定、乡镇规划编制有序推进。县城建成区面积26.86平方公里,较2016年末增长16.8%;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.78%,较2016年末提高5.33个百分点;新建改建创业路、天中山路、湖滨大道等22条城区道路,打通9条断头路,建成西湖公园等17个公园游园,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1%,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、省级文明县城、省级园林县城;实施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,建设安置房10745套;改造老城区雨污管网4.8公里,新增停车位5451个,完成南海大道等4条道路两侧外立面改造;实施“四水同治”,开挖新区河道2条,治理城区河道3条,环城水系全面贯通,生态水城焕发新魅力;收储土地近6万亩,征收房屋7500多户、170多万平方米,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。农村环境全面改善。建成城乡环卫一体化,所有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,改造农村户厕6.8万户,成功创建全省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、全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;建成“四美乡村”示范乡镇4个、示范村126个,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19个,国家、省级卫生乡镇总数占比达83.3%。基础设施不断健全。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34个,G328、S223、S241、新阳高速互通建成通车,上罗高速加快建设;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833公里;宿鸭湖清淤扩容、南水北调汝南供水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;5G通信网络实现县城区和乡镇全覆盖。
——这五年,改革开放全面深化。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,各项改革全面发力、整体推进、多点突破。重点改革深入推进。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续深化,取消行政职权213项、证明事项176项,“一网通办”事项可办率、“互联网+监管”事项主项覆盖率、政务服务好评率均达到100%;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.5个工作日;市场主体累计增加23567户。其他改革同步推进,机构改革、国企改革三年攻坚任务如期完成,农村、金融、卫生、执法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。整合便民热线,打造“12345”政务服务“总客服”,累计受理工单18175件,办结率100%,满意率99.2%,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先进县区;开展“千人评百岗”、挂牌服务民营企业等活动,开设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打造“互联网+督查+营商环境”新模式,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全省第22名,被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县;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、持续发展;扎实做好企业服务,深入开展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服务企业先进单位。创新动能加速释放。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、高新技术企业15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、国家星创天地1个,建成市重点实验室1家、院士工作站1个。开放招商成效显著。累计签约项目133个,合同资金总额896.4亿元,到位省外资金392.8亿元。
——这五年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系统推进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,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污染防治纵深推进。扎实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,大力整治“散乱污”,严格落实“十个百分之百”,空气质量明显改善,多次被评为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单位,优良天数上升32.7%,PM2.5、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5.8%、23.5%;全面推行“河长+”,境内V类及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,国控、省控河流出水水质达到规划水质类别,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;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%。生态汝南大力推进。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,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.9万亩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7.4%,多次被评为森林驻马店生态建设先进单位。
——这五年,民生福祉持续增进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紧扣群众期盼办好民生实事,每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稳定在80%以上。疫情防控坚决有力。严格落实“四早”“四集中”措施,采取“大数据+网格化”方式群防群控、联防联控,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;率先建成全市县级检测能力最大的核酸检测实验室,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30.46万剂次,51.07万人完成全程免疫,免疫屏障更加牢固。基本民生兜牢兜实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7.3%、39.1%。落实就业优先政策,城镇新增就业45032人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561人,基本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。升级改造20所农村敬老院,建成投用5所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、16所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,孤老病残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,新建、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301所,新建汝南实验学校、第九小学、汝宁学校,改扩建汝师附小等城区学校10所,新增学位9880个,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。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,人均预期寿命达78.8岁,较2016年末提高0.5岁;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、执业医师数、注册护士数,分别提高8.2%、18.3%、21.2%,标准化村卫生室、村级文化服务中心、“百姓文化云”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等实现全覆盖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。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,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,平安建设、信访工作连续五年全省先进,成功创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。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,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不断完善,安全生产、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,成功创建全省食品安全达标县,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人民武装、史志档案、市场监管、统计、审计、人防、气象、红十字会和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。
与此同时,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。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、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、党史学习教育,扎实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,驰而不息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政府系统作风持续优化。加强政务公开,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,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。主动接受人大、政协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76件、政协提案962件。带头落实过“紧日子”要求,坚决压减非急需、非刚性支出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。
各位代表,五年风雨兼程,五年硕果累累,每一点收获都浸透着汗水,每一份成绩都凝聚着心血,每一次进步都蕴含着拼搏!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团结拼搏、共同奋斗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监督帮助的结果!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汝南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,我们深刻地体会到: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观大势、谋全局;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优化政治生态,统揽全局,凝聚各方力量;必须坚持项目为王,一切发展以项目招商、落地为核心,所有资源跟着项目走、所有要素围着项目转、所有干部为项目服务,以项目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;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,以实打实的工作换取群众的口碑,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;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,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;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,走以城镇化拉动工业化、引进型经济发展之路;必须坚持系统观念,统筹发展和安全,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现代化建设,实现发展质量、结构、规模、速度、效益、安全相统一。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。疫情走势仍有很大变数,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外部环境复杂严峻;经济总量小,产业结构不优;部分企业经营困难,消费和投资增长动力偏弱;城镇化水平低,以城带乡能力弱;财政收支矛盾突出,“三保”压力较大;民生保障欠账较多;营商环境仍需优化;少数党员干部担当精神、创新意识、能力本领、服务水平亟待增强。对此,我们一定直面问题,认真加以解决。
二、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任务
今后五年,是汝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。我县发展的外部条件既有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蓬勃兴起、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、“双碳”战略深入实施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带来的多重利好,也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带来的不稳定性、不确定性;内部因素既有产业发展基础薄弱、支撑能力不强,也有因此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配套、城市能级提升、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等诸多压力。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用系统的思维、统筹的方法,解决好自身发展规模、速度、质量、效益均衡协调的问题,集中精力办好汝南的事。
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了汝南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。围绕汝南发展新方位、新使命、新目标,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项目为王,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、新型城镇化战略、乡村振兴战略、文旅名县战略、生态美县战略、开放带动战略,统筹发展和安全,持续改善民生,实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努力建设工业强县、文旅名县、生态美县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汝南而努力奋斗。
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: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亿元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.2%左右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7亿斤以上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,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森林覆盖率达到30%左右,人均预期寿命累计增长1岁。
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。经济规模明显增大,经济结构明显优化,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。产业能级明显提升,工业强县初步建成,主导产业优势明显,新兴产业形成集聚。文化旅游产业跃上大台阶,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。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明显突破,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显著增强。
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。创新体系更加完善,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一批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平台落地建设,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,聚才育才用才环境大幅改善,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持续激发,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。
城乡融合开创新局面。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,五大片区发展取得重大进展,湖滨新区基本成型,老城区宜居度明显提升,开发区量质双突破,产城融合发展优势更加明显,县城区核心地位更加突出,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,城乡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,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更加完备,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,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。
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。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,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成效,全方位、深层次、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,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。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,法治化、国际化、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,招大引强、招先引优,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,投资效率进一步提升,消费升级进一步加快,发展活力更加充沛。
文化繁荣呈现新景象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,主流思想引领力进一步增强,主旋律更加响亮,正能量更加充盈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,全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,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,县域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,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,文旅名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生态美县建设取得新成效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,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森林覆盖率、绿化覆盖率、绿地率等进一步提高,县城生态水系臻于完善,建成独具特色、彰显魅力的北方生态水城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,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,平安汝南、法治汝南建设成效显著,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加完善,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,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,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,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。
幸福家园建设达到新水平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,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,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,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,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,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,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改善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增强。
三、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之年,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,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左右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以上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.5%,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同步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.6个百分点左右,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,CPI控制在3%以内。
围绕实现上述目标,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:
(一)在稳定经济增长上全面发力
持续扩大有效投资。树牢“项目为王”思想,深入开展“三个一批”活动,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,5月底前完成洪汝河治理工程二期、北汝河城关下段治理,10月底前完成上罗高速两条连接线建设,年底前完成省道226汝南段大修、126个5G基站建设和西南外环项目立项、规划编制、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,加快推进国道230绕城改建、南水北调汝南供水等项目,持续做好上罗高速、国道107东移、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等工程施工环境保障工作。聚焦“两新一重”、灾后重建、补短板等领域,继续谋划包装项目,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支持。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,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,激发社会投资活力。
大力实施开放招商。围绕主导产业,创新招商方式,开展大员招商、专班招商、驻点招商、标准厂房招商,积极承接产业转移,培育壮大产业规模,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,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3%以上。
培育壮大市场主体。深化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对重点问题“点办理、批处理”,全力推动问题解决,切实帮助企业轻装上阵、纾困发展。落实好新的减税降费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,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、扩面、降价。加快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,加大升规纳统支持力度,力争全县市场主体突破4.2万户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。
(二)在实施工业强县上全面发力
推动优势产业壮大。发挥“4+N”产业链链长作用和工作专班作用,聚焦新能源电动车、农副产品加工、皮革制品、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,延链补链强链,推动产业发展壮大、做优做强。大力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,全力加快新能源产业科创园、飞博车业、安奔车业、优米车业、万维车业、奥牛车业、鼎力锂电池、伏特储能设备、豫兴海绵座椅等项目建设,推进绿佳车业升级改造项目,争取上半年完成。积极协助立马车业、东威车业、奥牛车业申请低速四轮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。继续招引电动车生产龙头企业,围绕电机、控制器、轮胎、前后桥等零部件产品招大引强、完善配套产业链条,壮大产业规模,确保全年新能源电动车产量达到200万辆左右。推进天康饲料、恒美食品二期、基翔食品技改项目尽快投产,围绕小麦、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资源,招引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。围绕德高、博源等企业以商招商,精选优质企业入驻,推进中杰鞋业、泰昌鞋塑全面达产。做好皮革产业园规划建设,提升皮革制品产业链条。加快瑞新废旧机动车拆解、惠翔塑料制品回收利用、腾达铝制品等项目建设进度,推进医废、固废、餐厨污泥综合利用项目落地,壮大节能环保产业。
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聚焦传统产业,持续抓好“三大改造”“两化融合”,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,培育智能工厂(智能车间)2家;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、5G等新兴产业,大力招引链主企业、龙头企业,壮大新兴产业规模,推动全县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%以上。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,重点引导现有新能源电动车企业升级工艺、更新设备,大力招引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企业。跟踪帮扶广源车业半挂车、自卸车等专用车辆生产转型,实现稳定发展。
强化企业创新支撑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人才引进,激发企业创新活力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,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、“科技小巨人”成长计划,争创高新技术企业3家,培育“瞪羚”企业、“雏鹰”企业2家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3家,建立博士(后)工作室6家,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。
加强开发区建设。加快开发区扩区、调规,争取尽快获批。强化管委会经济发展主责主业,6月底前全面完成“三化三制”“管委会+公司”改革。抓好开发区功能升级和体系配套,切实发挥产投公司服务产业发展作用,做好资产回购,提高公司整体投资运营实力,加快标准化厂房二期项目建设,做好5G电子产业园、中小企业孵化园包装谋划。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推进开发区雨污分流改造、热力管网铺设,加快崇善路、建业路、灈阳路建设,启动标准化厂房生活配套区建设,增强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。
(三)在提升现代服务业上全面发力
推进文旅名县建设。坚持规划引领、基础先行、协同共建,提升全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。完成北门里名吃街改造,年底龙亭商业街主体完工,加快开元寺片区开发、天中山文化园提质升级改造,推进南海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,丰富水上环游汝南城旅游线路。引进高水平专业团队,对全县文旅资源进行专业化经营打造,推动文旅发展提档升级。多措并举宣传推介我县文旅资源、旅游线路,不断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,力争全年接待游客量、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20%。
提升金融服务质效。定期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,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投放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的支持,确保新增贷款14亿元、余额存贷比达到46%。
加快电商物流业发展。完善城乡电商体系和快递物流体系,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,支持引导全县特色农产品、工艺品开展网上销售,推动全年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,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。
(四)在加快新型城镇化上全面发力
完善提升规划。完成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,提升完善县城总体规划,推进总体规划、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有效衔接,建新城、优老城、提能级、上水平,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品位。
提速新城区建设。按照建设高品质新区思路,提升新城区规划设计。推动行政新区规划提升以及人武部、党校、纪委宣教基地选址规划建设,推进新区水系连通、星级酒店、生态水系、雨污管网建设和道路绿化提升。加快白马路、李愬路等新区道路建设,同步完善雨污电讯等设施。持续推进公园、商场、学校、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,提升新城区吸引力。
推进老城区更新。开工建设南海大道,完成清河路、青松路等6条道路建设,打通重阳路、西园路、建业路等4条断头路;完成老旧小区提质改造,建成投用龙泉园停车场,加快南关建材市场提升改造、机械厂改制改造;启动中心城区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二期项目;实施老城区微更新,新建9个口袋公园;加快龙亭公园建设,按照国家园林县城标准提升城区绿化水平;运用社会资本,完成老城区弱电入地;持续完善城市环卫绿化、雨污分流、“城市双修”、供排水、燃气、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。
提质城市管理。加强城市精细化、智能化治理,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安全城市。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,争创国家园林县城、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。
(五)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
扛稳粮食安全重任。实施“强粮固本”行动,落实“长牙齿”的耕地保护硬措施,新建高标准农田13.6万亩,打造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。落实耕地补贴、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,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,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,提升耕地地力等级,实施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,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7亿斤以上。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。
加快发展乡村产业。推进优质小麦、花生、蔬菜、林果、中药材、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,确保优质小麦、花生、蔬菜、水产品面积分别发展到68万亩、75万亩、22万亩、14万亩,争创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。抓好畜禽防疫,巩固生猪产业,壮大肉牛、奶牛、肉羊产业。发展粮油、特色食品、水产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,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新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家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。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,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新增家庭农场60家、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。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紧盯“三类监测对象”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,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完成31个乡村车间建设,实现脱贫村乡村车间全覆盖。引进社会资本实施非贫困村乡村车间建设,推动非贫困村乡村车间覆盖率达到50%。加强扶贫资产监督和管理,推进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鼓励各村(居)领办、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抓好29个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村建设,示范带动、壮大提升农村集体经济。支持有条件的镇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,促进乡村经济增长。
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,提升农村水、电、气、数等基础设施,完善乡村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养老服务设施,规范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建成省级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5个,创建“四美乡村”示范村20个。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,抓好农村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,带动乡村整体提升。
(六)在激发市场活力上全面发力
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。紧盯企业和群众服务需求,持续推进“放管服效”改革,全面推行“一件事一次办”“有诉即办”“承诺制+标准地+全代办”等。推行“局长服务日”,现场办公解难题,提升政务服务效率。强化作风效能建设,落实不合格窗口工作人员退回制度,提升政务服务水平。做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人民网留言办理,争创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、人民网留言办理全国先进单位。
优化提升营商环境。继续推行“千人评百岗”、挂牌服务企业等活动,用好“互联网+督查+营商环境”平台,加大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力度,推进信用政府建设,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专项整治行动,确保营商环境评价保持全市先进行列、全省第一方阵。
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跟进落实各项改革部署,突出抓好国资国企、投融资、放权赋能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完成城市投融资、产业投融资平台公司组建。做好党政机构改革“后半篇文章”,加快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,统筹推进财税、金融、供销、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。
(七)在建设生态美县上全面发力
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坚持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统筹污染治理、生态保护,保持力度、延伸深度、拓宽广度,高标准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强力推进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,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,持续强化面源管控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,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完成市定目标,国控、省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,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%。
大力推进节能降碳。坚持节约优先,贯彻“四水四定”,开展“光盘行动”,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,建设“无废城市”。有序推进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,严禁“两高”项目进入开发区,万元GDP能耗完成市定目标。
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。落实“林长制”,深化“河长+”,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。常态化开展河湖“清四乱”,加强宿鸭湖湿地保护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,完成造林4110亩。
(八)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全面发力
扎实办好民生实事。全面完成省定市定民生实事,持续办好10件县定民生实事。一是新增城镇就业5900人、失业人员再就业1550人、困难人员就业520人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00人。二是完成技能培训2.2万人次,新增技能人才持证1.6万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持证5000人。三是新建幼儿园1所,改扩建幼儿园2所、义务教育学校8所、普通高中1所。四是免费开展农村适龄妇女、纳入城市低保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1.2万人次、乳腺癌筛查1.2万人次,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率达到60%,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8%。五是开展“戏曲进乡村”等文艺演出100场,向社会开放天中书苑4座。六是新建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6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,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。七是启动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,完成3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、270名0~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。八是完成棉麻公司家属院等11个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程。九是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0公里以上。十是新改造农村户厕1.3万户。
织密社会保障网络。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,适度提高低保、特困人员救助标准,延长未成年特困救助对象至18周岁。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,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扩大医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。加强养老服务,开工建设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,推进适老化改造。
大力发展社会事业。继续加大教育投入,加快补齐教育短板,完成第九幼儿园、县三小分校建设,开工建设汝师附小分校,增设汝宁学校高中部,缓解城区学校“大班额”;完成县二幼、常兴镇二幼,四小、六小,三桥镇唐寺明德小学、实验中学、金铺镇一中、王岗镇二中、东官庄镇二中和县二高改扩建,持续改善办学条件;巩固提升“双减”和“五项管理”工作成效,抓实抓好学校安全管理,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;深入推进“县管校聘”,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;深化高中教育改革,确保高考一本上线率实现新突破。推进健康汝南建设,实施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,推进县人民医院肿瘤中心、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,实现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中心服务能力全面达标;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,6月底前实现实质性运行。完成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建设,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。
(九)在守牢安全底线上全面发力
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。坚持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总策略和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,落实好人、物、环境同防工作,压实属地、部门、单位、个人“四方责任”,加快完成县集中隔离点建设,强化核酸检测、流调溯源、隔离管控、医疗救治、社会免疫“五大能力”,筑牢疫情防控防线,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。
居安思危抓好安全生产。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失职追责、三管三必须”要求,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,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,加快基层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和专职消防救援队建设,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。
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。扎实开展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,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,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,筑牢“里子工程、避险工程”,提升防汛抗旱、森林火灾、极寒天气、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应急预警和防治能力。
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。开展存量金融风险三年出清行动、非法集资专项治理行动,依法打击金融欺诈、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,完成农商行不良资产清收,防止风险外溢,坚决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。
大力推进问题楼盘处置化解。紧盯“交房难”“办证难”“入住难”等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,强化举措,精准发力,分类施策,加快解决翰林佳苑、紫藤花园等楼盘办证难问题,推动佳和城、山水蓝湾等楼盘复工,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。
全力维护社会稳定。积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深化“一村(居)一法律顾问一调解员”队伍建设,扎实开展“三零”创建活动,实现县级民主法治村(居)创建全覆盖。深化“一村(格)一警”工作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汝南。
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,做好国防教育、国防动员、人民防空、退役军人事务、双拥共建等工作。支持外事、侨务、对台工作。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残联、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。加强审计、统计、民族宗教、史志、档案、气象等工作。
四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各位代表!奋进新征程,新一届政府和全体政府工作人员,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,持续提升政务质效,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、对人民负责、受人民监督、让人民满意。
强化政治引领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自觉拥护“两个确立”,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。
坚持依法行政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深化法治汝南建设,规范决策程序,依法履职尽责,深入开展“八五”普法,加快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主动接受社会、舆论监督,强化审计、统计监督,深化政务公开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狠抓执行落实。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,扎实开展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,严格落实“13710”“17110”工作机制,加大督查督办力度,拿成果说话、用实绩交卷。全面提高工作效率,大力弘扬事不过夜的优良作风,对看准的事情紧抓快干、一抓到底,对部署的工作马上就办、全力办好。
恪守廉洁从政。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廉政建设,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驰而不息纠治“四风”。树牢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。带头规范政商交往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。
各位代表!新使命开启新征程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,聚焦各项目标任务,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,坚决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美景!
各位代表!新班子要有新作为。本次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县政府班子,我们将以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境界,担当作为跑好汝南高质量跨越发展接力赛,不负时代使命,不负人民重托!
各位代表!新思想引领新时代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勇毅前行、接续奋斗,奋力推动汝南“三县一家园”建设、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
汝南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 2022年4月印
(共印555份)